这种网红玩具抽检100%不合格,央视多次点名,2克就可致命!
- 2021-02-19 10:10:53
- 妈妈调查局
转自: 妈妈网育儿
- 132
摘要:最近央视又曝光一批“网红毒玩具”,副作用大,对于婴幼儿来说,2克可达致死量。今天再一次把关于有害玩具的信息一次曝光,给孩子选玩具时一定要多留心眼。
毕竟假期也有一段时间,可孩子也总不能天天在家看电视呀。
所有,给孩子们准备一些玩具在家里进行消遣,是很多家长的选择。
最近央视又曝光一批“网红毒玩具”,副作用大,对于婴幼儿来说,2克可达致死量。
无论是给自家孩子选玩具,或是春节前想挑选玩具送礼,都要擦亮双眼排查毒玩具!
今天局长再一次把关于有害玩具的信息一次曝光,给孩子选玩具时一定要多留心眼。
主要由于它可塑性强,质感特别,能捏能戳,十分“听话”。
局长在电商平台搜了一下“磁力泥”,发现这种受追捧的网红玩具居然非常廉价,不到10元就能买到一套“磁力泥”玩具,而且还包邮!
然而,这种便宜又火爆的“磁力泥”产品,真的安全吗?
最近央视就几款网红玩具进行质检报道,从网红“史莱姆”玩具验出硼元素超标,其中一款样品的硼元素含量,甚至超过欧盟标准三倍!
其实网红“史莱姆”、“磁力泥”、“水晶泥”等产品并不是今天才被诟病。
去年上海市场监管局公布了针对“磁力泥”产品的专项监测结果,采集19批次样品(线上17批次),发现19批次样品全部存在质量安全风险。
本次监测结果显示,“磁力泥”所有样品中均含有磁铁。
这些磁铁都是小零件,小零件容易被儿童吞食或者塞入鼻孔,造成吞食异物窒息的风险。
而磁铁磁通量的检测结果范围在886.9~1725.3kG²mm²,是标准要求的17~35倍。
带有磁性的小零件如果被儿童吞下,会通过肠壁相互吸引,极端状况下可能引发肠穿孔或肠梗塞等严重危害。
其实磁性玩具的安全问题在此之前就已经被痛批过多次,其中“磁力球”更是被誉为小儿外科医生最深恶痛绝的玩具。
不少医生表示,总是接二连三地接到误吞“磁力球”的宝宝。
这类磁性玩具,含有小零件,容易误吞,并不适合14岁以下的孩子玩。
如果误吞磁性小零件,宝宝可能会出现突发性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如果妈妈发现宝宝误吞或出现疑似误吞的临床症状,不要犹豫,立即把宝宝送医救治!
由于玩具相关的国家标准对硼元素没有限量要求,因而上海这次抽检采用了较严格的欧盟标准。
19批次磁力泥产品均检出硼元素,其中17批次不符合欧盟标准。
长期高剂量的硼元素暴露或摄入,会对儿童产生毒性作用。
前面说到“磁力泥”中硼含量超标,其实是因为硼砂会被加入软泥、粘土类玩具中,增加延展性和弹性,达到更易塑形的目的。
除了“磁力泥”以外,“水晶泥”、“泡泡泥”、“粘液怪”等儿童玩具都含有大量硼砂。
成人中毒剂量为1-3g,致死量为15-20g;而儿童仅仅2-5g就可致死!
对于还不懂什么是危险的宝宝来说,如果不小心把它放进嘴里,极易引发悲剧。
这类玩具即使只拿在手里玩,时间长了也可能会引起累积性中毒,还可能发生过敏、化学烧伤等严重的皮肤损害问题。
有妈妈说:宝宝很喜欢玩泥土,软土类玩具,对培养宝宝动手能力有很大帮助,如果宝宝非常想玩怎么办?
● 玩之前和宝宝约法三章,绝不可以把粘土放进嘴巴,也不能吃不洁净的手;
● 宝宝玩的时候,妈妈要在旁边陪伴,以免发生误吞误食的情况;
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酸碱反应有时会产生奇异的效果,比如爆炸。
学校流行的“炸包”就是根据化学原理,用碳酸氢钠粉和强酸(有可能还是工业废酸)液体制成。
“炸包”在捏破包装时有爆炸效果,孩子们觉得非常刺激和新奇。
但是万一爆炸时被腐蚀性强酸溅入眼睛,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如果通风不好,长时间滞留在空气中的强酸还会导致孩子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不少妈妈在外出游玩时,看到路边有卖卡通面具,就会顺手买给宝宝玩。
但是街边小摊卖的塑料面具大多是用劣质材料制成,长时间接触宝宝的皮肤,容易刺激皮肤,引起过敏。
还有些面具的透气性不好,也没有做好口鼻处的通风口,宝宝长时间戴着,会导致呼吸不畅,甚至引发窒息。
除了硼超标会导致慢性中毒,邻苯二甲酸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增塑剂,同样会慢慢侵害宝宝的健康。
增塑剂是一种塑料添加剂,超过安全剂量会引起儿童的肝肾损害、女童性早熟和男童生殖能力损害。
有媒体报道,去年北京消协抽查了100件网购儿童玩具,有14件样品未达标。
其中,奥贝比AOBEIBY牌乐美儿芭比娃娃,被查出增塑剂超标140倍!
其实增塑剂超标的问题不仅存在于玩具中,很多宝宝用品也有可能出现增塑剂超标的情况。
比如,最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发布了召回哈迈隆毛毛虫童鞋的消息。
主要原因就是邻苯二甲酸酯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可能会对宝宝的身体器官等造成伤害,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所以妈妈们在给宝宝选购玩具和日用品时,一定要选择经过国家监测认证合格的产品,看清楚包装上的“标识说明”是否规范和详细。
“标识说明”一般包括:产品名称、适用年龄、厂名厂址、必要的安全警示、执行的产品标准、CCC认证标志。
以上都是经常被新闻曝光的危险玩具,然而还有一些看似无害,但实际非常危险的玩具,妈妈们一定要注意。
曾经流行过的“牙签弩”,看起来只有手掌大小,杀伤力却不容小觑。
如果牙签刺入孩子的眼睛、咽喉等重要部位,后果就非常严重了。
小宝宝没有自控能力,容易拿着乱射,伤害到自己或者周围的人。
有的射击类玩具看起来杀伤力不大,其实里面安装了加压器,射出来的子弹、水柱有很强的冲击力,同样会伤害到别人。
带绳子的玩具,细长的线绳容易缠绕宝宝的手指等部位,一定时间后会造成缺血性坏死。
更危险的是,宝宝把它们缠在脖子上,短时间即可造成窒息。
曾经就有新闻报道过,有宝宝进电梯的时候没注意,被夹在电梯外的玩具绳子吊了起来。
妈妈们千万别小看那一只小小的激光笔,最近有消防队做过实验,用激光笔3秒就能点燃火柴,照射气球还能让其爆裂。
而激光直射眼睛,更会伤害视网膜,造成不可逆的视觉损伤。
目前这样的视觉损伤,在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早在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发布示警:不宜给宝宝玩激光笔。
然而,居然还有无知的爸爸买激光笔给孩子玩,结果被孩子亮瞎了眼。
但选购有声玩具时,一定要注意音量不能过大,过于尖锐。
宝宝的听力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反复多次受到强噪声刺激,可能会对宝宝的听力造成永久性伤害。
专家认为,超过90分贝的声音可能会造成听力永久性损伤。而有声玩具的音量,则应限制在65分贝以下。
家长在购买有声玩具时,可以先试听一下它的音量,确定不会引起耳朵不适后,再给宝宝买。
目前市场上的毛绒玩具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属于三无产品,面料和内里填充物含有大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严重危害宝宝健康。
建议妈妈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毛绒玩具,定期要对毛绒玩具进行清洗和晾晒。
以上就是10种危险玩具的盘点,快检查下你家有没有,有的话赶紧除掉这些隐患。
希望妈妈们以后在给宝宝挑玩具时能长点心,多方面考虑下玩具是否安全,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玩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