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增资奥飞影业,怀揣泛娱乐野心的奥飞娱乐要如何安放电影业务?
- 2016-07-11 10:05:30
- 转自: 数娱梦工厂
- 11631

公告显示, 奥飞娱乐同意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其全资子公司奥飞影业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增资3亿元人民币。本次增资完成后,奥飞影业北京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亿元。
与此同时,奥飞影业(北京)对其全资子公司奥飞影业(香港)增资 1 亿元港币或等值人民币(约 8600 万人民币)。本次增资完成后,奥飞影业香港的注册资本为港币 3 亿元(约 2.58 亿元人民币)。
奥飞娱乐一位内部管理层人士表示,外界近期对于奥飞影业有些过度解读,比如关于人事调动情况,苏总(苏志鸿)仍然在担任奥飞影业的顾问;而奥飞影业目前在职员工人数是2015年初的1.3倍,并不存在人员流失过半的情况。
2016年2月,当“奥飞动漫”提出更名为“奥飞娱乐”时,这家上市公司有关泛娱乐的宏伟抱负便已可见一斑。对于任何一家志在泛娱乐布局的公司而言,“泛娱乐”其实就意味着必然要走出公司主业的“舒适区域”,尝试多元向的跨界投资和运营,而每一次的跨界尝试都意味着收益和风险的共存。
1、奥飞影业晒出业绩单:净利润14%~17%、、成立于2014年8月的奥飞影业是奥飞娱乐旗下主要负责影视投资、制作的平台,或许是为了回应近期外界有关奥飞影业“亏损”经营的质疑声,7月8日奥飞选择了公开旗下两家影业公司的财务状况“以示清白”。
根据奥飞娱乐的公告显示,截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奥飞影业(北京)的资产总额为 37,968.35 万元,负债总额为 18,096.86 万元,净资产为 19,871.49 万元;营业收入为 16,791.85 万元,净利润为 2351.25 万元。
奥飞影业(香港)截止到今年6月30日的主要财务状况如下:资产总额为 21,515.97 万元,负债总额为 8,522.66 万元,净资产为 12,993.31 万元;营业收入为 14,541.99 万元,净利润为 2,396.69 万元。
根据奥飞披露的数据可以看出,奥飞旗下的两家影业公司的净利润率大约为14%~17%之间,相比之下光线2015年电影业务的毛利率为41.65%,而华谊兄弟2015电影业务的毛利率则为41.31%,如果考虑到管理和营销等费用成本的计入,其实奥飞影业的这一数据水准虽与国内一线电影公司相比仍有一些差距,但也并不难看。
就这点而言,财大气粗的阿里影业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自马云2014年买下港股公司“文化中国”更名阿里影业后,阿里影业在今年上海电影节前仅公布了《摆渡人》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两部作品的投资制作。
2015年,阿里影业内容制作业务的收入是 5550 万元,亏损1.061 亿元。但是这些早期指标丝毫没有影响阿里影业在市场的号召力,2016上海电影节期间,这家互联网影业公司一口气公布了包括《古剑奇谭2》、《征途》、《蜀山战纪》在内的17部电影片单。
相比之下,同样成立不到2年的奥飞影业已经投资了20个电影项目,其中包括以33.9亿元刷新内地影史最高票房的《美人鱼》,以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摄影三项大奖的《荒野猎人》。连续押对两部现象级大片,这在整个业内都是十分罕见的,何况是以玩具起家、刚刚开始跨界电影的奥飞。

如果仔细研究奥飞影业的电影投资方向,外界可以总结出三个有别于传统电影公司的明显特征:1、国际化。2、游戏化。3、二次元。
首先从刚刚大获声誉的《荒野猎人》来看,奥飞之所以能够有机会参与该片投资,是得益于2014年奥飞与新摄政娱乐公司达成的深度合作关系。根据双方协议,奥飞影业先后投资了该公司制作的三部好莱坞大片《荒野猎人》、《刺客信条》、《细胞分裂》,投资总额约为6000万美元。除了分享影片在全球的发行收益,奥飞还将获得三部大片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发行权和相关商品化权利。

如今,能否找到优质的好莱坞项目并有机会参与,已经成为中国一线娱乐公司能力的标配和象征。即使抛开投资收益因素,其品牌的溢价和传播也是必要而值得的,从这一点上来看,奥飞影业的对外投资无疑是十分值得称道。
其实从奥飞影业参与的三部好莱坞电影来看,首部面世的《荒野猎人》的风险是最为巨大的,因为该片本身其实是一部文艺大片而非商业大片,而众所周知文艺片在中国的票房向来惨淡。

相比于其他中国公司投资的好莱坞大片类型,“游戏化”是奥飞影业的一个显著特征,虽然我们并不清楚这究竟是奥飞的本意还是阴差阳错间的一次豪赌,但这或许会在未来成为奥飞影业区别与其他电影公司的一种标签化的写照。

在7月8日晚间的公告中,奥飞娱乐表示,此次增资奥飞影业(北京)和奥飞影业(香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开展有妖气 IP 电影项目《端脑》、 《镇魂街》、《雏蜂》等电影项目业务提供资金保障,以及《刺客信条》等引进项目的落地执行。
尽管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走向是史无前例的,但是同时每年近700部的电影产能意味着大量的影片在无人问津的状态下成为了“炮灰”,而在贴上了“国际化”、“游戏化”、“二次元”的标签之后,寄望于类型差异化的奥飞影业是否能树立起足够高的产品壁垒?答案即将在明后年开见分晓。
3、泛娱乐生态下的影业究竟该扮演什么角色?
在目前国内的娱乐公司中,以泛娱乐为愿景的绝不在少数。虽然“殊途可以同归”,但每家公司的出发点,也就是“主业基因”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华谊和光线的主业基因就是电影、华策的主业基因是电视剧、乐视的主业基因是视频平台、游族和完美的主业基因是游戏、而奥飞无疑是玩具。
这些公司在各自主业领域的都是行业翘楚,不论是营收规模还是利润率都名列前茅。但“泛娱乐”就意味着,这些公司都必须在主业的“舒适区域”以外寻求突破,而这个突破是陌生的、需要跨界的。所以外界看到这些年来,多种娱乐方式在不断的加速融合:电影公司要去做游戏、游戏公司要来做电影、视频平台不仅跑去上游做内容,还不断向下游延伸做起了硬件。

就奥飞而言,旗下影业公司投资的部分电影或许出现了一定幅度内的亏损,但这是打造“泛娱乐”帝国的漫长旅途中所必然要付出的一笔“学费”。
但所幸以玩具起家的奥飞娱乐而言,其IP的变现途径是多渠道的。奥飞娱乐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电影仅是IP运营的有机组成部分,电影项目的投资收益,除了票房收入,还包括玩具、衍生品销售收入以及授权业务收入,《巴啦啦小魔仙》、《喜羊羊与灰太狼》都给奥飞带来可观的利润,并无亏损。”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要收入都来自于票房,根据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数据,国内票房与衍生品的收入比例为8:2,而美国市场的比例为3:7。要知道泛娱乐的核心其实是IP,电影仅仅只是IP的一种变现形式而已。
与许多国内电影公司不同的是,奥飞是先打通了下游的衍生品环节,然后溯回上游做电影的投资和制片,这种“主业基因”就意味着,在短期内奥飞的擅长优势一定是IP的下游衍生品变现,而非票房。
换句话说,短期之内奥飞影业并不该被单独的列为一家电影投资公司来评判,去和华谊、光线等成熟电影公司相提并论。奥飞影业依然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成长周期,和摸索周期,在试错中不断的学习,这是任何一家新生电影公司都必不可少的阶段。
而奥飞影业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于,作为奥飞娱乐泛娱乐全产业链平台上重要的一环,为奥飞旗下众多IP提供影视化的产品尝试,并为IP提供了影视渠道的变现途径。同时,影业也与奥飞旗下其他板块形成联动,形成以IP为核心,在开发影视作品的同时联合游戏、文学、媒体、玩具、衍生品、主题乐园、VR等泛娱乐全产业链进行资源整合,以此深度挖掘出IP的全部价值。
有时候,市场对一家公司的评价需要放到更加宏大的坐标中才能看的更加真切。
公司动态
联系我们
电话: | 0754-83668888 |
---|---|
传真: | 0754-85692456 |
Email: | gdba@baoao-pal.com |
网址: | www.ebaoao.com |
地址: | 汕头市澄海区金鸿公路莲上镇与莲下镇交汇处宝奥城 |
![]() |
|
宝奥城公众号 | |
Tip:找玩具批发市场,来宝奥国际玩具商城! |